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
愛的故事 愛的故事
愛心捐款

Story愛的故事

我的爸媽沒離婚

臺灣夢 2019/06/05

       志工阿姨一到基地教室就急著找人。

  「我今天帶了一盒小女生喜歡的髮夾,小儒呢?我來教她綁頭髮!」志工阿姨一邊綁小儒的頭髮,一邊輕聲提醒著,「每天都要記得洗頭、洗臉,頭髮稍微整理一下,心情也會變得很好。」果然,紮起馬尾的小儒頓時變得好可愛。


▲小儒(左)紮起馬尾後,變得可愛清秀許多。

       小儒是學校老師轉介才來到「臺灣夢」社區基地,因為爸爸的工作因素,全家人一年前搬到這裡。小儒的爸爸四十多歲,是在建築工地賺辛苦錢的工人,他們在工業區附近租屋,每月租金一萬元。只是這一帶工地多,又接近交流道,馬路上經常有大貨車或聯結車競速狂飆,實在有點危險。

       小儒家接受政府低收補助,但爸爸工作不穩定,生活上相當辛苦,而且爸媽正在協議離婚,家裡每個人的心情都很低落…

       不過在小儒心裡,爸媽並沒有離婚,她總是對別人說:「他們沒有離婚,只是媽媽沒跟我們住在一起而已…」每次在社區基地,小儒總是最安靜的那一個,而且都想趕快回家,就怕媽媽突然回來,錯過見面的機會,即便媽媽不在,她還是想回到家裡才有安全感。在一次社區基地的夢想樹課程,小儒寫下心願:「希望媽媽趕快回家。」


小儒在社區基地的夢想樹課程中,寫下「希望媽媽回家」的心願。

       媽媽不在身邊,讀國三的姊姊又忙於繁重的課業,而爸爸必須工作才有錢賺,小儒心裡都很明白,但是爸爸也因此長時間不在家,小儒沒有人陪伴,也不懂得如何打理自己、整理家務,所以廚房裡的鍋碗瓢盆經常是堆了好幾天,就算洗好了也是隨意放在地上。而小儒和姊姊的房間空間也不大,裡面只有一張薄薄的單人充氣床墊,旁邊堆放好多衣物,姊妹倆就這樣一起睡在上面。

        看到如此景像,志工們終於了解,為何小儒總是無法好好打理自己,於是開始教她綁頭髮,提醒她要注意衛生習慣。此外,專案人員也多陪她聊天,一方面讓小儒有機會抒發心事,另一方面也了解家裡的近況。一年多下來,小儒越來越開朗,信心也慢慢建立起來了。

        志工們發現,小儒最喜歡社區基地的舞蹈與繪畫課,上課時,她比平時更活潑,笑容也多了,甚至樂於跟人互動。上完課,她會主動把繪畫作品帶回家跟爸爸分享,爸爸非常高興,還把小儒從幼稚園到現在的作品全部保存下來,其中包括生日時,小儒用鉛筆畫給爸爸的一張卡片,也被當作寶貝收藏著。


▲喜歡畫畫的小儒都會把作品帶回家跟爸爸分享。

       小儒的爸爸說,長久以來因為工作,有時候得跑到外縣市,常常感到分身乏術、無力照顧孩子,幸好有社區的大家幫忙分擔不少壓力,很高興有「臺灣夢計畫」。現在爸爸有餘力,會趁著週末帶姊妹倆外出走走,增加親子關係,享受難得的家庭時光。

        國外有句諺語說「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養一個孩子需要全村的力量,這正符合「臺灣夢」的精神之一,動員在地居民力量,投入志工行列,不分彼此,共同關懷、守護下一代。社區是社會網絡的第一道防線,加上學校與家長的支持與認同,我們兒少安全網絡才能更加縝密,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平安快樂長大!


小儒有一年親自做卡片送給爸爸,上面用鉛筆寫下祝福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