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
愛的故事 愛的故事
愛心捐款

Story愛的故事

君君的志工媽媽

臺灣夢 2019/06/05

       「每次君君在學校或社區跟人家起衝突,我都跟老師說,這孩子理解能力比較弱,要老師多耐心了解她。直到我自己去社區當志工才發現,問題也許比我以為的更麻煩…」君君媽想到孩子的狀況忍不住皺起眉頭。


▲總是露著可愛微笑又超愛講話的君君,看不出來是一位有學習障礙的孩子。

       君君小小的臉蛋卻掛著一副不對襯的大眼鏡,大家說話的時候,她會突然插嘴:「你們是在說我的壞話嗎?」或是很直接地說:「不是啦!不是你說的那樣啦!」天外飛來一筆的反應,總是讓大家有點措手不及。在學習上也總是展現她「獨特」的思維邏輯,「我拿1個5塊、2個1塊給她,問她總共有多少錢?她都回我『3塊』,每天回家、每天問她,問了好幾個月,都是3塊!我真的快暈倒了耶!」君君媽剛開始發現問題,是在君君2、3歲的時候,正在發育的孩子卻一口飯都不吃,身形硬是比同齡的孩子矮了一截,經過醫生檢查後才發現,她有輕微的學習障礙和發展遲緩。

       為了君君每周2-3堂的復健,媽媽辭去工作,心思全部放在她身上。在知道「臺灣夢」之後,媽媽立刻把她送到基地,希望透過團體生活、和同儕的互動,刺激君君學習能力進步。身為獨生女的君君剛到基地時也非常開心,迫不及待和每個同學聊天、互動,「哪知道我去接她的時候,小朋友都跑來跟我告狀!每個都跟我說君君對她們怎樣怎樣…」聽到其他孩子排斥君君,一開始媽媽不太能接受,覺得是不是女兒比較不聰明,所以被排擠,甚至要老師多點耐心幫助君君,媽媽也因此常在家獨自傷心難過。看到君君媽的情況,社區志工便邀請媽媽,不如每個禮拜抽點時間,一起到基地照顧孩子、也陪伴君君吧!


▲在社區志工的說服下,君君媽(後)一起到基地做志工,也才發現君君(前)的問題在哪。

       媽媽自己到基地當志工才發現,君君和同儕生活有很大的問題需要解決…

       「她講話太直接了,腦筋直、不會轉彎,圖書館借的書大家輪流看,她是最後一個,同學請她直接還書,她堅持要還給上一個同學,雙方僵持不下,最後搞得全班都跟她過不去…」諸如此類的小事,卻常因為君君的固執而搞得人仰馬翻,大部分孩子的反應比較直接,因為跟君君講話「她聽不懂」,就越來越疏遠她,而造成排擠的誤會。「有時候我真的好累,就跟基地的孩子說,那阿姨把君君帶回家,不要讓她來基地好嗎?孩子們卻又搖搖頭跑掉。」君君媽這才發現,其實小朋友不是討厭、排擠君君,只是不知道怎麼和她相處,君君媽心想,「我不能要求這個世界永遠包容君君,自己也無法陪在女兒身邊一輩子,那就應該好好教她學會和別人溝通相處。」

       每天回家之後,媽媽會抽空和君君討論在基地發生的問題,釐清事件的前因後果,也帶她去上語言治療課程,用多種管道疏導君君比較自我的想法和個性。君君也慢慢能理解同學的反應,因為非常渴望同儕的友情,她也逐漸願意調整自己的應對和想法。「最近看她和同學玩鬼抓人,這傻孩子因為跑得慢,怎麼玩都是當鬼,跑得氣喘吁吁,我就問她要不要休息一下,沒想到她卻回我『沒關係,這樣同學才會跟我玩…』雖然捨不得,但我知道她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融入其他人,我也要適時放手讓她去碰撞體會,孩子才會成長。」


▲不擅與人相處的君君(左)其實非常渴望同儕的友情。

       現在社區基地的孩子們大都能了解君君的個性,小衝突時就彼此各退一步,忍讓一下。君君媽因為實際加入社區的志工服務,除了更了解自己孩子的問題,也幫助基地的孩子們有機會以正確的方式,理解和包容君君這樣特別的孩子,媽媽的心理壓力也紓解不少,也因為她對孩子的耐心和付出,讓君君媽成為深受基地孩子喜愛的「志工媽媽」。

       那君君呢?君君天真地笑著說:「我媽媽是社區的志工媽媽!我在社區還有一位好朋友喔!」現在基地有位高年級姐姐總會主動坐在君君旁邊,耐心地教她寫功課,也讓君君的臉上多了更多笑容了呢!


▲因為互相理解,基地的孩子們對君君(中)懂得包容,而君君也學會適時接納別人的意見,大家相處起來更愉快了。


▲君君媽(左)的付出,除了讓自己的孩子得到改變,自己在社區服務過程中也得到滿滿的成就感。現在基地孩子們總愛圍在她身邊打轉,也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志工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