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
愛的故事 愛的故事
愛心捐款

Story愛的故事

向下扎根的食農教育

臺灣夢計畫 2018/02/12

向下扎根的食農教育,彰化大湖村凝聚社區力量讓弱勢孩童脫胎換骨

彰化大湖位於彰化與雲林的交界,離最近的火車站、高鐵站,都還要開車至少30分鐘才能抵達。傳統上,臺灣中南部的農村是屬於「散村」形式,意味著每家每戶間都有距離,散落在一個範圍內,所謂的社區中心,不外乎就是廟宇或學校。離開社區中心,居民間的互動就片段與破碎。

當大湖社區出現青壯人口外移與隔代教養問題時,這樣的環境限制就造成更大的影響。當家長忙於工作,許多孩子回到家無人照料陪伴,餓了就隨便抓點零食或用泡麵裹腹、無聊就沈迷於電視、電動或3C產品,或是在外閒晃,四處「暖暖蛇」變成所謂「遊童」。這些孩子很容易就產生偏差行為,或是出現安全問題。

同時因為接觸外界刺激的機會少,不要說如都市孩子能學習才藝,連「閱讀」或上圖書館都難上加難,更難透過教育或其他方式擺脫原本的經濟弱勢地位。

而促成這一切出現變化的,是在這裡土生土長,現任大湖村村長的邱木生。退休後回鄉帶孫子種田,有著一頭白髮及爽朗笑容,今年六十歲的他受到上一屆大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邀請,跳下來「做社區」,將過往的工作經驗、外部資源帶進來。

「不要讓弱勢代代相傳,以後國家、社會才不用付出這些成本。」邱木生憑著一股對當地的深厚情感,及由下扎根往上帶動發展的理念,讓他帶領一群由在地志工組成的團隊,投身社區工作。


大湖村村長邱木生,正帶領孩子採收芥菜

學校做不到的事,社區接力來做
為了不讓孩子四處「暖暖蛇」,邱木生與在地志工團隊直接選定大湖國小內的活動中心作為活動據點,讓孩子不出校門即到基地。
在邱木生的理念與堅持之下,大湖社區築夢基地開始「辦學」,運用自己的人脈和資源,邱木生不只在基地開設客家舞蹈、客家花鼓等傳統在地文化課程,甚至為孩子成立桌球隊,聘請專業的教練來指導,讓孩子放學後不只有地方可以寫作業,還能參與各種多元化的課後活動。

邱木生說:「我們的社區活動中心就在學校裡面」,透過以社區為基礎的組織,能「借力使力」整合社區與學校的資源,最能有效解決孩子們的問題。

大湖社區的居民,大多是早期由桃竹苗地區遷移至大湖「做佃農」而定居下來的客家與部份閩南族群,因大湖地區土地遼闊,聚落零散,務農繁忙,家戶間較無凝聚力。加上農村人口老化,年輕人逐機會而居,人口慢慢外移至大城市,大湖村的高齡人口逐年升高,已到了21%超高齡的比率(註一)。生育率低、孩子越生越少,讓大湖國小的學生數一年比一年還少。

這讓邱木生驚覺,必須將村里、社區、學校的資源整合共享,將彼此的能量凝聚起來,才能夠維繫並將大湖社區的在地文化傳承下去。 邱木生語重心長地說,「當社區沒有年輕人,我們的孩子就會一直減少。學校如果沒有更用心,將來如果學校被廢校了,本來就已經很弱勢的家庭跟孩子,少了這些資源,就會更加弱勢。」

你從幼苗投資,伸出援手拉他一把,將孩子導向正軌,不要讓弱勢代代相傳,以後國家、社會才不用付出這些成本。

種水稻、醃福菜,用食農教育讓孩子理解在地文化
邱木生說,大湖是彰化縣的米倉,這裡整片區域都是水稻。每年社區基地都會讓孩子們體驗實際播種、插秧、收割稻米的過程,讓孩子們可以從小認識到大湖社區發展的源由與歷史。

在二期稻作秋收後、隔年第一期稻作春耕前,基地會帶領孩子們種植芥菜,曬乾之後封罐醃製成為「福菜」,讓孩子體驗早期客家人的勤儉精神。芥菜生長速度快,經過日曬及鹽巴醃製,依照乾燥狀態及醃製時程的不同,分為「酸菜」、「福菜」、「梅干菜」,是客家菜常使用的食材。

邱木生說,透過食農教育的實踐,這些傳統的文化習俗,以及語言和舞蹈才能往下扎根、傳承不致消失,孩子們理解在地文化之後,也才能真正認識自己出身之地,進而引以為傲。


大湖基地很多課程都是混齡式的小組學習,讓孩子從生活中就學會與他人互動

社區基地彌補家庭功能,讓孩子安心築夢
曾是大湖國小代課老師、後到社區基地擔任專案老師的許惠娟提到,因為公共交通不便,大湖的孩子沒有什麼機會去接觸外面的事物,缺乏文化刺激,讓孩子缺少對實際生活的經驗,也就比較難去想像未來。「大湖這裡的孩子有些是隔代教養、單親,在自信心的建立,以及對自己夢想的思考上,他們比較需要引導,」許惠娟老師說,大湖社區基地整個環境塑造了一個孩子們可以安心的氛圍,「我們就是慢慢擴展他們的眼界,給他們多一些刺激跟思考。」

也因為每天相處,久而久之孩子也會主動和社區的志工、老師透露心事,也因為這些志工叔叔、阿姨都是在地人,不少孩子都是被他們看著長大的,關心起來就特別的有人情味,曾任會計、現退休到協會幫忙處理帳務的志工陳淑貞也分享,「有時候孩子出現行為問題的時候,是想要引起你的注意及關心。」

說實話,父母親對孩子的那份情感是真的不能代替,缺乏這一塊的的孩子,比較敏感,容易沒有自信也比較自卑,容易自我放逐。我們做的就是盡可能陪伴他們,讓他們感覺來社區基地是安全的、是有人關心他們的。

陳淑貞欣慰地觀察到,孩子們從一開始被動、退縮的個性,轉變成自動自發的態度。不僅開始將社區基地當作「第二個家」,也越來越多家長、居民利用閒暇時間加入志工行列,還有其他地區的家長聽聞大湖社區築夢基地的改變,舉家搬遷過來。


大湖基地內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喜歡跳舞的、愛寫書法的、會打籃球的,甚至連摺紙飛機都能成為才藝

讓弱勢孩子脫胎換骨,下一步籌備跨區域實驗小學
有了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臺灣夢計畫」的資源挹注,大湖社區基地慢慢地將孩子們欠缺的東西,一塊塊補起來。每個月開設的逐夢講座,邀請職人來做分享,讓孩子們透過職人們的眼睛,看見世界、勇敢築夢追夢。

除了靜態的才藝課程,大湖社區還導入一些學校沒有的自然領域課程,如樂高益智機器人,以及動態的桌球、舞蹈課程,混齡教學的方式,也讓孩子們有與同儕相互學習、跨齡交流互動的機會。

邱木生也談到,下一步他要挑戰的是,由社區協會的角色,向大湖國小提案共同發起、籌備一個有特色、跨領域、打破學區制跨區域的實驗小學計畫,讓其他地區的孩子也能夠來就讀,與大湖的孩子一起共同學習。配合農務時節,規劃四學期制,讓學校與整個村里、社區、在地食農文化的活動一起結合起來,「大湖就是偏鄉,如果沒有凝聚這些資源與力量來活絡社區,像滾雪球越滾越大,向上提升,不只弱勢的孩子會更加弱勢,很多傳統文化也會日漸凋零、消失。」邱木生說。


每週固定的閱讀課是孩子最喜歡的時光

偏鄉孩子的希望:不僅要扎根,也要向外播種
要逆轉偏鄉困境,絕不是把同一套資源挹注的模式複製在任何一個弱勢地區。彰化大湖社區跳脫傳統以學校為主體,將資源延伸進社區的模式,這也是他們成功的原因之一。

臺灣夢基地想做的,不僅是讓孩子有學習的空間,更要累積他們獨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同邱木生所說:「孩子不可能一輩子都待在這裡,但他們在築夢基地扎根、成長茁壯後,有一天有能力了,會想要回來幫助社區,又或者運用他的經驗去幫助別的地區,這都是很好的事。」

 

文章出處: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ctbcfoundation/88513

 
文字標籤:臺灣夢計畫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