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
愛的故事 愛的故事
愛心捐款

Story愛的故事

小大人阿守

臺灣夢計畫 2025/08/01

  阿守帶著才幼稚園的弟弟,急急忙忙跑到「臺灣夢」社區築夢基地,見到志工阿姨,一臉憂心忡忡地說:「我弟弟還沒吃晚餐……」

  原來幾分鐘前,阿守的爸爸突然中風、緊急被送去醫院,孩子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趕緊向志工求助,志工聽聞後馬上添飯給弟弟。看著弟弟吃得正香,阿守終於放心,但又突然想起什麼,連忙問志工:「我可以也外帶給媽媽吃嗎?」


▲爸爸中風送醫,阿守(左)趕緊帶著還沒吃飯的弟弟來到「臺灣夢」基地,請求志工幫忙。


▲在爸爸住院的日子裡,阿守(右)來基地上課時,會把弟弟(左)帶來基地一起用餐。

  阿守與弟弟出生後,父母因故分開,阿守跟著爸爸相依為命。那時爸爸的工作並不穩定,面對租金及生活開銷經常左支右絀。後來,爸爸總算找到水果攤的工作,天還沒亮就得上工,但年紀小的阿守怕黑,不敢一個人在家,於是爸爸只好帶他一起出門,直到上學時間,再讓孩子去學校。但因為天天「早起」,阿守在學校總是精神很差,經常在課堂上打嗑睡,課業自然跟不上……。

  過了一段日子,媽媽因為心中仍掛念著孩子,於是帶著弟弟一起搬回家。不過,媽媽早年因身體不適,動過大型手術,暫時無法外出工作,媽媽無奈地說:「曾經試著在網路上找手工藝工作,不過竟然遇上詐騙,後來就先以照顧孩子為主……」。


▲志工看見家中散落許多藥袋,才知道阿守父母身體不舒服。

  至於爸爸之前就曾經腦溢血,然而隨著孩子長大,家裡開銷負擔越來越重,爸爸身體不適也得努力撐著,只是入不敷出,媽媽時常擔心一家子無法溫飽。目前阿守一家人住在頂樓加蓋的租屋裡,因為家裡沒有冰箱,無法存放新鮮食材,每餐只吃調理包或煮稀飯配罐頭,孩子常常沒吃早餐,餓著肚子上學。


▲家中沒有什麼基本家具,至於漏水的天花板,大人也無力修繕,只能用承水盤跟管線疏通,但仍不時會滴水。


▲阿守兄弟倆平時跟媽媽一起睡在小房間裡,床墊是善心人士捐助的。孩子沒有書桌,只能在客廳的矮桌寫功課。

  此外,阿守家中時常堆滿沒分類的回收物與垃圾,因為想要避免蚊蟲,有時乾脆不開窗、不開燈,長期下來空氣難以流通;加上家裡沒有洗衣機,為了省錢,總是累積好幾天的髒衣服才拿去外頭一次清洗。


▲阿守家的客廳角落,擺放幾個紙箱,裡頭堆放許多二手衣物。

  在基本溫飽都成問題的情況下,阿守的學費經常遲繳,引起學校老師注意,趕緊啟動關懷機制,除了協助申請愛心早餐券外,也轉介孩子加入「臺灣夢計畫」,課後到社區築夢基地接受照顧。

  志工回想起阿守剛到基地時,盛裝食物的份量都特別少,甚至不吃飯,志工擔心孩子身體出狀況,認真地告訴孩子:「基地食物很充足,你一定要吃飽、不用擔心!」阿守聽了之後,才敢把碗盛滿。


▲已經升上高年級的阿守(中)還是瘦瘦小小,幸好在「臺灣夢」基地裡,每天都能吃到熱呼呼的營養晚餐。

  計畫除了提供孩子穩定的營養餐食,阿守加入後,也慢慢接觸到過去未曾體驗過的多元在地課程,像是烏克麗麗跟畫畫手作課,阿守特別喜歡,更積極參與,甚至玩出興趣。隨著來到基地時間越長,孩子臉上的笑容也變多了。


▲阿守在「臺灣夢計畫」安排的多元在地課程中,首次嘗試許多新事物。

  同時,志工觀察到阿守貼心的一面,每次發糖果點心,他一定會問可不可以多拿一份、帶回家給弟弟。先前在公益資源支持下,志工帶著基地孩子們去看籃球比賽,阿守也開口希望可以帶弟弟一起去,或是母親節的社區共餐活動,阿守更期待能讓爸爸、弟弟一起加入,可以看見孩子事事都把家人放在第一位。


▲母親節共餐活動,阿守帶著爸爸(左)、弟弟來參加,能跟家人一起是他最開心的事情。

  有一回,阿守在基地的心得回饋單裡寫下「想要學煮飯」的心願,結果隔天課程剛好就是一起包水餃,讓他好開心,興奮地跟志工阿嬤說:「謝謝您實現我的願望~」讓志工欣慰之餘,不禁感嘆孩子的願望其實真的很小,只希望能學會煮飯、照顧家人而已。


▲「臺灣夢」安排的烹飪課,教導孩子自理能力,阿守(左)在這裡經歷人生第一次包水餃、第一次搓湯圓。

  在「臺灣夢計畫」陪伴與支持下,孩子生活得到全方位的照顧,但心裡總想著家人的阿守,懂事的程度令人心疼。「臺灣夢」與社區攜手打造出的社會安全網,希望幫助更多像阿守一樣的孩子,放下為家操煩的憂慮,重新做回孩子,找回這年紀應有的天真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