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管!妳就是我『馬麻』,妳就是要照顧我、陪在我身邊!」阿東死命地拉著志工的手不放,連志工要去廁所,孩子都寸步不離地守在門口。
一旁的姊姊看著阿東大哭大鬧,卻始終面無表情,並不想出手安慰,讓人不禁好奇這對姊弟過去究竟經歷了什麼…

▲剛到「臺灣夢」社區築夢基地時,志工就發現阿東(後白衣)和姊姊(黃衣)的感情非常疏離。
阿東的爸媽很早就結婚生子,但也很快就離婚分開。爸爸收入不穩定,媽媽也無法長時間照顧孩子,孩子就輪流在爸爸家待個幾天,又被送去媽媽家住個幾天…
少了親情的穩定支持,讓姊弟倆極度缺乏安全感,生活也出現問題。
姑姑說:「有次他爸爸出門,拜託我們去照顧一下孩子,這才發現家裡的房租、水電費都沒繳,整個屋子黑漆漆的。而且阿東才一、兩歲就喝冰鮮奶!難怪一直生病都不會好…」有了這次的經驗,姑姑和阿祖決定將小花姊弟帶回阿祖家,一起照顧。

▲雖然有阿祖和姑姑在,就不會讓阿東和姊姊餓肚子,但是「陪伴」卻是老人家最傷腦筋的事。
阿祖家的客廳堆了一袋袋的塑膠零件,這些全是一家人的「吃飯錢」。阿祖年輕時靠著幫人縫補衣服養大自己的孩子和孫子,現在年紀大,眼睛看不清楚了,只能接簡單的家庭代工貼補家用。「只是…前陣子我覺得怎麼樣都看不清楚,去看醫生才知道得了白內障,單眼幾乎看不到,現在連貼貼紙這麼簡單的事都不能做了,後來還檢查出子宮頸癌,我這個老的身體不好,看病花很多錢,還要照顧兩個曾孫真的很吃力…」。至於年輕的姑姑也身負重擔,要擔心重病的老人家,又捨不得兩個姪子沒被照顧好,即使在工廠工作、只領最低工資,也要省吃儉用幫孩子多買一碗飯、一個麵包,讓他們能多吃飽一餐就好。左鄰右舍看兩個瘦小的孩子在路邊晃來晃去,偶爾也會買些小點心給他們充飢。

▲以前阿祖靠著縫補衣服和做手工貼補家用,現在她有白內障加上癌症的打擊,只能停工,家中經濟更吃緊了。
學校老師發現阿祖和姑姑這樣顧小孩實在太累了,因此推薦阿東和姊姊到鄰近的「臺灣夢」社區築夢基地,有志工的課後陪伴照顧減輕家人負擔。志工們與孩子密切接觸後發現,因為姊弟倆自年幼缺乏親人的陪伴,姊姊表現出很強的佔有欲,加上大人都交代她要多照顧弟弟,家人也較關注體弱多病的阿東,姊姊因此覺得弟弟獨佔所有人的愛,所以和弟弟相處不好,或展現叛逆的行為博取大人關注。
至於阿東有強烈的分離焦慮,因為志工阿姨無微不至的陪伴,讓他感受到母愛般的存在,因此變得情緒化。如果志工不在身邊,他就大哭大鬧、甚至動手來展現不滿,連阿祖和姑姑都束手無策。這天志工阿姨只是暫時離開去廁所,阿東突然覺得「馬麻」又要離開他了,死抓著對方的手不放,甚至甩了志工一巴掌,大人被嚇到愣在原地,阿東才驚覺自己做錯事,結果哭得更慘了,大人也不忍苛責…

▲有人陪伴和關愛的阿東笑起來是個可愛的小天使,看不出父母不在身邊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一收到曾孫闖禍的消息,阿祖顧不得正在接受癌症的療程,深夜裡哭著打電話給志工,志工心疼地說:「阿祖那時非常虛弱,還一邊哭著跟我道歉,覺得兩個曾孫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困擾,不想讓孩子來社區基地了。我跟阿祖說,妳千萬不要這麼想,現在妳生病,姑姑還要工作蠟燭兩頭燒,更需要大家的幫忙,一起走過難關。」

▲「臺灣夢」志工特別安排家庭共餐時間,阿祖受邀到社區和小曾孫享用營養豐盛的晚餐。
因為孩子的情況特殊,社區特別請教專業諮詢後,安排多位志工輪流陪伴,讓阿東理解社區基地是為所有有需要的孩子而運作,而且「你不會只是一個人,所有人都願意陪伴你」,就這樣磨合一年多,阿東的情緒終於變得穩定,逐漸能和其他孩子和平相處。阿東的姊姊同時接受學校和社區志工的輔導,在專業協助下,不再以「比較」的心態去衡量自己和弟弟得到的愛,個性也變得開朗、樂於分享。說起孩子的轉變,志工更是驚訝地說:「大家都知道她跟弟弟處不好,沒想到有次玩遊戲,獎品是姊弟倆都很喜歡的水果,弟弟輸了沒獎品,但是姊姊贏了兩個橘子,竟然直接拿一顆給弟弟,只是這麼小的動作,就讓我們這些志工好感動喔…」

▲在「臺灣夢」志工的陪伴和引導下,姊姊不再覺得阿東瓜分她的愛,兩人開始能和平相處。
一年多的陪伴下來,阿祖從兩個曾孫的臉上看到更多笑容,原本體弱多病的阿東長得健壯多了,姊弟間的相處也變得融洽,阿祖在一身病痛之外終於能得到一絲安慰。姑姑感嘆地說:「我和阿祖沒辦法照顧他們一輩子,孩子終究還是要回到父母身邊,也讓父母負起應有的責任。」但也幸好有「臺灣夢計畫」及時伸出援手,幫助阿東和姊姊在幼年重建健康、安全的成長基礎。希望眾人的愛會在兩位孩子心中種下一顆溫暖的種子,幫助在未來能擁有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勇氣。

▲「臺灣夢」社區築夢基地舉辦許多場家庭活動,重新建立阿東對家人的信任和安全感。

▲姑姑和阿祖希望工作之餘能給阿東姊弟更多陪伴,讓他們身心健全快樂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