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
愛的故事 愛的故事
愛心捐款

Story愛的故事

停不下來的總幹事

臺灣夢計畫 2024/06/21

       某一天,營南社區築夢基地的總幹事吳麗芳因為忙碌而晚到社區,匆匆忙忙一踏進大門,瞬間小朋友全部衝上來,把她團團包圍住,並大聲喊出:「總幹事,生日快樂!」當下她先愣住了,然後平時最讓她最頭痛的孩子阿盛對著她輕聲說:「總幹事,不要哭。」短短一句話,讓吳麗芳再也忍不住掉下眼淚…


▲吳麗芳是南投縣營南社區的總幹事,也是「臺灣夢」社區築夢基地的主廚,孩子們都很愛吃她做的菜。

       已過花甲之年的吳麗芳,早在成為社區總幹事之前,就擔任環保志工來為社區服務,回饋鄉里。後來她了解長照與樂齡發展的重要性,於是積極成立長輩關懷據點,大力號召鄉親加入志工,一起照顧社區裡的資深叔叔、阿姨們,她幹勁十足,把社區經營得有聲有色。後來南投縣府積極邀請她加入「臺灣夢─兒少社區陪伴扎根計畫」,照顧社區的弱勢孩童,吳麗芳念著身邊不少熟識的鄰居家中面臨經濟困難,孩子生活也辛苦,於是她接下挑戰,持續至今走了七年。

       「照顧孩子真的不容易啊!早期我們基地開到晚上7點,結果好多家長都太晚來接孩子,不然就是忘記了;有幾次實在太晚,孩子都累了,我只好把他們帶回我家…」吳麗芳說,照顧孩子比長輩困難,不只要反覆跟家長溝通,小朋友精力太旺盛也常讓志工覺得難以管教。期間,吳麗芳一度想放棄,但是看到孩子們的笑容,就像電池瞬間電量滿格,繼續努力打拼,其中一位叫阿盛的,是她最難忘的孩子。

       「老師,阿盛他身上有怪味,我們不想跟他玩。」
       「老師,我又沒怎樣,阿盛在旁邊一直吵我,害我不能繼續畫…」

       阿盛的父母因忙於工作,疏於照顧孩子,他剛來社區的時候,甚至不知道如何刷牙與洗澡,而且可能因為缺乏與人相處的經驗,曾與同學發生衝突,還直接翻桌椅。且因阿盛不懂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往往只能大哭或獨自離開收場,無法真正解決問題。長期下來,他與基地裡其他孩子就像互斥的磁鐵,阿盛索性搬椅子到社區辦公桌旁,待在志工身邊。 

       為了照顧這孩子,吳麗芳與社區夥伴起初以土法煉鋼的方式進行,「發現他的衛生習慣不佳,我就在社區基地教他洗頭、洗澡,並找志工定期幫他剪頭髮,但是在人際相處上,就很困難…」吳麗芳為了找出適合陪伴阿盛的方式,四處找資源,不僅自行進修取得大學學歷,再精研社工相關課程、心理學,也在社區開辦親職教育課程,邀志工與家長一同參與。


▲即使夜已深,孩子們都回家了,吳麗芳照樣留在基地整理資料,努力為孩子帶進更多資源。

       同時,吳麗芳也和志工建立默契,當孩子碰上衝突,就讓他們找個角落抒發情緒。有次,阿盛心裡的火山快要爆發,他馬上衝到外面,只是沒多久又走進來,主動跟志工說:「剛剛外面人太多了,我哭不出來…」從這次之後,阿盛就不太哭了,而且學會跟吳麗芳或志工表達情緒,溝通不良的問題逐漸改善。另一方面,志工們也跟阿盛「好好說話」,只要他完成任務就給予讚美或肯定,幫孩子建立成就感。

       社區孩子們發現阿盛的轉變後,彼此間的互動也愈來愈好。阿盛不只坐回原本的位置,旁邊孩子還主動跟他聊天,分組進行課程時,也有同學主動邀請他加入。晚餐時間,阿盛學會乖乖排隊取餐、事後收碗,更是經常主動整理社區環境,並在課程中擔任小助教,他的轉變讓麗芳姐與每位志工感動到偷偷落淚。


▲阿盛(中)現在會主動陪伴、照顧低年級孩子,跟同儕間的互動總是充滿笑聲。

       「總幹事,我之後也想回來當志工…」阿盛在即將畢業的暑假,講出這段告白,也讓吳麗芳堅信「沒有孩子是教不來的」,只要能找對陪伴與照顧的方式,他們一定能好好成大。如今吳麗芳雖已屆退休之齡,但仍堅定地說:「為了這群孩子,我停不下來啦!」因為社區是她的家,這群孩子就是她的家人,如此的信念永遠支撐著吳麗芳繼續向前。


▲「臺灣夢」社區築夢基地的孩子都是吳麗芳的家人,她為孩子帶進資源,體驗在地多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