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
愛的故事 愛的故事
愛心捐款

Story愛的故事

我不喜歡聊天

臺灣夢計畫 2022/06/29

       「妳畫的這是什麼啊?」志工看到泡泡的畫作覺得很可愛,於是問她作品主題。
  「這是一棟房子,還有很多花草…」泡泡開心地回答。
  「啊?妳說什麼?」不過泡泡的口音似乎有點重,志工聽不懂只好再問一次。
  「…」沒想到這一問,孩子開始沉默不語,還有點難過地低下頭。


▲泡泡經常想念在越南生活的時光,會跟媽媽一起手做越南國旗的裝飾品。

       泡泡是「臺灣夢」社區築夢基地裡的新住民第二代,媽媽來自越南。多年前,媽媽發現自己罹患乳癌,就帶著年幼的泡泡返回越南家鄉治療,後來病情愈來愈嚴重,只好帶著泡泡回臺看病。回到臺灣一家終於團聚,泡泡的爸爸卻得面對更沉重的經濟壓力,因為媽媽目前癌症第四期,癌細胞還擴散到肝臟,醫療費相當高昂;而爸爸在毛巾工廠上班的收入不高,已申請為低收入戶,為了省錢,父女倆的餐食經常是便利商店的三角飯糰,但媽媽的醫藥費、泡泡的教育費,還有一家子的生活費就不知該怎麼辦。所幸里長協助轉介,讓泡泡課後參加「臺灣夢計畫」,幫爸爸減輕一些負擔

       有一天,孩子們完成學校作業,社區志工讓大家趁空檔休息一會兒,有的人看書,有的人玩桌遊。泡泡呆了一下,腦海裡快速閃過幾個選項,最後決定跑到基地樓下的菜園去拔草。志工擔心午後時間太熱,問她要不要回到基地畫畫,泡泡卻很堅持地說:「我喜歡拔草,我要在這裡拔草!」

       原來小一的泡泡剛到社區基地有點害羞,因為從小在越南長大的她,中文不好,同學常聽不懂,讓她不太喜歡跟人聊天,才寧願自己在樓下拔草。雖然爸爸就像家教,每天教她說話認字,但她的程度依舊跟不上,連基本的聽寫都不太會。志工知道泡泡的學習能力並不差,像是數學、繪畫或戶外課程,她都相當投入,偏偏就是國語讓她受挫,泡泡也常因此難過哭泣。


▲泡泡喜歡繪畫課,顏色與構圖表現出色,學習能力很好。

       泡泡不知道什麼是「越南語」,她說這是「媽媽說的話」,或許因為媽媽生病無法陪伴她,加上要適應新生活,才讓她學不好國語。為鼓舞她小小心靈,社區志工們都特別愛跟她聊天,希望讓泡泡聽聽大家對她的關心,有一回同學們輪流分享自己的家鄉,當時泡泡告訴大家自己來自越南,有個孩子聽了馬上說:「坐我後面的小美也是越南人,妳們可以一起玩啊!」後來小美特別喜歡找泡泡聊天,甚至拉她參加遊戲,久而久之,泡泡的小臉終於掛上笑容,而同學們如果聽不太懂她說的話,也會換種方式請她再說一次,「泡泡,剛剛他們講話太大聲了,我沒聽清楚,妳再講一次好嗎?」


▲泡泡(左一)突破自己心防後,上課氣氛也愈來愈好,跟同學或志工阿姨都能好好相處。

       志工和基地朋友們幫助泡泡恢復開口說話的勇氣,接著要幫她重拾寫字的熱情。社區基地規劃的多元課程中,硬筆字及創意寫作都要提筆寫字,泡泡有了大家的鼓勵,開始專注學習,字也寫得愈來愈好看。有一次隔壁同學寫不好還抱怨說:「好難寫喔!」沒想到泡泡正經八百地告訴他,「把字寫正確也是為了你們好,趕快練習吧!」這突然其來的回答,惹得志工們哈哈大笑,也展現出社區大夥們對她「語言治療」的成效。


▲拋開對國語的學習障礙,泡泡在創意寫作課程表現不錯,使用圖文完成一幅插畫作品。

       泡泡辛苦了一年,國語總算進步了,而且變得自律許多,不過最近媽媽病情加劇,不是在家躺床上休息,就是住院化療。媽媽擔心無力陪伴年幼的泡泡,於是要求她學做家事並照顧自己,培養獨立的生活能力,現在泡泡每天都會掃地、拖地、洗碗、晾衣服等,作業完成後也會請爸爸確認並複習一次,甚至為了趕快學會洗頭,還剪短頭髮,並把剪掉的長髮留下來作紀念,不時偷偷對頭髮說:「等我學會洗頭後,我會再把頭髮留回來!」


▲為了趕快獨立照顧自己,泡泡剪短頭髮,努力練習自己洗頭。


▲泡泡在家學習如何打掃,幫忙父母分擔家務。


▲才小一的泡泡雖然個頭不高,但只要踩個椅凳就能洗碗,絲毫不是難題。

       前些時候因疫情影響,社區基地停課,志工擔心泡泡的家庭狀況,於是帶物資上門關心。每次看到志工阿姨來訪,泡泡都熱絡地向大家說明當天完成的任務,「我剛剛有掃地喔,你們看,這裡很乾淨!」、「我吃完早餐也有洗碗,這些都是我洗的!」雖然志工們只是聽她說說話,但泡泡可是高興得不得了。儘管未來還有很多困難要克服,不過在社區志工持續陪伴下,期待疫情過後,泡泡回到社區基地時,可以繼續無憂無慮地做回孩子,擁抱大家給予的溫暖能量。


▲疫情期間,社區志工不時帶著物資上門拜訪,減輕泡泡一家的生活負擔。


▲今年母親節,泡泡特地手做卡片送給媽媽,並寫上感謝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