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如果我以後去日本讀書、打球,你們可不可以來看我?」
聽聞阿諺的「明星夢」,媽媽看得出孩子在「愛接棒計畫」裡得到滿滿收穫。不過其實幾年前,剛進球隊的阿諺,天天都哭著說想媽媽、想回家……。

▲阿諺把全隊姓名都寫在房間的牆壁上,「媽媽說牆壁可以畫畫,所以我就寫上去啦~」阿諺笑嘻嘻地說,對球隊的感情表露無遺。
阿諺的「媽媽」看到教練走進家門,趕緊說道:「哎唷,裡面很熱,空間又不太夠……,教練我們外面坐」,原本站在一旁的阿諺,也連忙幫著搬椅子,乖乖地坐在旁邊,聽大人們說話。「媽媽」疼惜地摸摸阿諺的頭,略有感觸地說:「他的個性真的改變很多……」。
與教練聊著阿諺在球隊狀況的「媽媽」,其實是孩子的姑姑。姊姊和阿諺出生後,姑姑便領養了姊弟倆,且對他們視如己出;久而久之,孩子們都習慣稱姑姑為「媽媽」。那時加上阿諺姊弟,媽媽一共扶養五個孩子,以教手工藝維生,後來才認識阿諺口中的「爸爸」。爸爸以砍菜為業,但因為產季短暫,非產季時只能另尋打零工的機會,收入並不穩定。所幸阿諺的幾位兄長都已長大、開始工作,再加上相關補助,還能勉強支撐生活開銷。

▲阿諺一家住在自行搭建的鐵皮屋裡,內部用木板隔間,通風並不好,一到夏天屋內就會相當悶熱。

▲由於地勢影響,每當颱風來襲就要預防性遷離,「我們之前的舊家在這裡,被颱風整個連同地基吹走……」媽媽看著家旁的空地,雖然說起來一派輕鬆,但可以想像當時的滿目瘡痍。
因為阿諺家住得比較偏僻、採買不便,平時三餐多半是媽媽簡單煮,全家吃飯就在用鐵皮延伸搭建出去的「廚房」解決,環顧四周空間小也相對簡陋,沒有收納櫥櫃,碗盤直接堆在籃子裡,鍋子則擺放在地上。

▲鐵皮延伸出去的「廚房」空間小,鍋碗瓢盆散放在籃子、地上,隨處可見。

▲接著瓦斯桶的簡單鍋爐,管線裸露,一旁放的自製醃菜上可以看見蜘蛛網。
接下來,教練隨著孩子的腳步走進房間,一塊塊拼接起的木板隔間,狹小且悶熱,牆上滿是阿諺的手繪「作品」,床上則變成儲藏空間,堆滿了雜物跟衣服,他笑嘻嘻地說:「我比較喜歡去跟爸爸、媽媽睡啦!」。

▲阿諺的小小房間裡,擠著一張上下舖睡床跟許多雜物,孩子只能坐在床上寫功課。
同時,教練也發現孩子家裡的自然生態相當「豐富」,阿諺平時會幫忙置放捕蠅紙,他更指著木頭天花板說:「晚上都會有老鼠跑來跑去哩!」

▲為了通風,家中多半不關門,蚊蟲不少,客廳攤放兩三張捕蠅紙,每張都「收穫」滿滿。
前幾年媽媽身體不舒服,沒再繼續教課。阿諺回想起那天起床時看到媽媽倒在地上,「我趕快叫哥哥一起幫忙……」後來緊急送去醫院,幸好沒有大礙。阿諺說起這段經歷,小臉上仍盡是擔憂,「所以後來我都會扶著媽媽走,也會幫忙曬衣服喔!」對媽媽的關心不言可喻。

▲阿諺平時也會在廚房幫媽媽打下手,譬如:剝蒜頭、煮水煮蛋,但當教練問起做過什麼菜給媽媽吃時,孩子害羞地撓撓頭說:「啊,我就是煮泡麵啦……」。
不過現在貼心十足的阿諺,從前可是個令人擔心的孩子。阿諺小時候接受過評估,被確定發育遲緩;而升上國小後,還出現情緒很容易「爆炸」的狀況,像是還沒放學就跑出學校,在學校二樓作勢要往下跳,嚇壞大家,檢查後才發現,阿諺也有過動症狀。持續治療服藥的同時,學校老師建議可以讓阿諺參加棒球隊,除了讓他的「電力」透過運動抒發外,期待能以團隊生活的紀律幫助孩子成長。
於是,阿諺就此加入由「愛接棒計畫」支持的偏鄉學校棒球隊,但第一次離開家裡總特別依依不捨。教練想起阿諺剛進球隊時,不喜歡早起訓練、不懂得整理內務,常常因為想家、想媽媽掉淚,不過教練跟隊友們都沒有特別安慰他。
有回阿諺被派去打掃浴室,他只沖沖水、敷衍了事,教練發現後沒有責罵,而是讓他重新打掃,還加派隊長來監督。阿諺原本擔心被隊長責怪,但隊長只是陪他一起,還說:「這些事不只是責任,也是為了讓我們變得更好。」阿諺這才明白這些都是幫助自己成長的養分。慢慢地,阿諺適應團隊生活的紀律與節奏,現在的他主動參與練習、打掃整理。同時,因為球隊訓練規律,不只能讓阿諺消耗體力,需要特別用心的技術訓練,也讓他的專注力漸漸提升,一段時日下來,教練發現孩子情緒「爆炸」的次數減少許多。

▲阿諺加入「愛接棒計畫」球隊,經過一段日子的團隊生活後,現在不僅會打理內務,訓練時也主動參與。
不過努力練球之餘,阿諺仍然很想念媽媽,後來學校師長告訴他一個好辦法,只要想媽媽的時候,就用寫信來抒發,從學校寄回家中,「我真的收到很多封信」媽媽拿起孩子的親筆信,「齁~這孩子怎麼能不疼啦,我還有一整疊都好好收著哩」。

▲看著阿諺親筆寫下的真心與溫暖,媽媽真的好感動。
加入「愛接棒計畫」後,阿諺的成長不只是在個性與球技學業上展現,有時候媽媽跟姊姊吵架,他還會在中間負責「調停」。媽媽笑著分享:「他會跟我說『妳應該要停下來想一想、緩一緩,不要那麼生氣』」,也讓媽媽感受到在球隊、教練跟學校師長的教育扶助下,阿諺真的長大了。

▲阿諺參加「愛接棒計畫」支持的球隊後,與團體一起打下許多好成績,獎牌就掛在家中,孩子介紹起來成就感十足。
現在週末返家時,孩子總會在短短車程裡,跟爸爸、媽媽嘰哩呱啦地說著在球隊的點點滴滴。「他有次問我說『如果我以後去日本讀書、打球,媽媽你們可不可以來看我?』」,媽媽聽了他的「明星夢」,看得出阿諺在「愛接棒」球隊中的滿滿收穫,也看見孩子開始敢去想像未來、勇敢作夢,閃閃發光的模樣。

▲平時活潑亂跳的阿諺,坐在大人旁邊時好安靜,聽媽媽分享著自己的「明星夢」,雖然孩子靦腆地沒多說什麼,但可以看見他眼神裡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