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
愛的故事 愛的故事
賽事介紹

Story愛的故事

跟著阿嬤過日子

愛接棒 2025/07/04

  宥宥幫忙接起家中電話的同時,阿嬤突然想到可能是誰打來的,果不其然,話筒那頭的電話費催繳語音來得迫切,但獨自一人帶大兩個孫子的老人家只能輕輕搖頭嘆氣……。


▲宥宥幫著阿嬤接電話,沒想到話筒那頭就是催繳電話費的機械語音。

  「那時候人家都叫我把孩子送去孤兒院,但他們還這麼小,怎麼可以……」,阿嬤想起宥宥小時候,情緒不免激動起來。

  原來宥宥和弟弟出生沒多久,父母就分開了,媽媽上班時把孩子託給阿嬤照顧,下班後再來接,哪知道日子過著過著,有天媽媽突然消失,再也找不到人,阿嬤搖搖頭說:「那時候宥宥才幼稚園……」。而宥宥的爸爸以打零工維生,收入不甚穩定,阿嬤看著兩個孫子都還這麼小,放心不下,因此一個人擔下照顧的責任,努力把宥宥兄弟倆帶大,祖孫三人一同住鐵皮屋裡。

  家訪那天,教練一進到宥宥家隨即發現,雖然外頭大太陽,不過鐵皮屋內陰暗、沒有開燈,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客廳電燈壞了,還沒來得及修好,晚上孩子只能靠書桌上的檯燈跟其他房間的餘光照明。屋頂也年久失修,下雨天時總會漏水,阿嬤揉揉腰無奈地說:「我沒能修這個啦,只能放水桶接……」。 


▲家中客廳的燈泡全壞,晚上只能憑藉其他房間餘光照明;地板上留有過去孩子玩鬧留下的破損,只先簡單地用膠布黏起來。

  老人家從前作農,但隨著年歲漸長,已無力再下田做工,只能用補助金養孩子,生活相當辛苦。前陣子阿嬤身體不舒服,檢查後才發現需要洗腎,現在一週三天都要去醫院報到。過去忙於農事也留下病根,阿嬤的脊椎歪斜壓迫,醫生建議要開刀,但阿嬤憂心地表示,「我去開刀的話,誰來照顧他們呢……」老人家心裡掛著孫子,遲遲不敢手術治療。


▲阿嬤手上都是洗腎留下的插管痕跡,但心繫兩個孫子,說什麼也不能讓自己倒下。


▲孩子的衣櫥裡放滿衣服,阿嬤說:「都是二手的,大家知道我們有需要,會送來給我們」。今年在社福單位的幫忙下,宥宥這才有小書桌跟檯燈(右),平時跟弟弟輪流使用、寫功課。

  說起宥宥,原本眉頭緊皺的阿嬤這才揚起嘴角,「這孩子很乖也懂事……」。宥宥知道家裡生活辛苦,從來不會主動要求買些什麼,有回阿嬤帶宥宥去採買日常生活用品,他不吵不鬧,直到離開賣場前,才敢小小聲地問:「阿嬤,我可不可以買一支冰棒……」。


▲在家裡吃飯,多半是阿嬤自己煮,一菜一肉,就是祖孫三人的一餐,勉強吃得飽。


▲阿嬤看著廚房桌上的物資,有蛋有米,多半是來自各界的愛心。

  然而隨著宥宥漸漸長大,阿嬤對於孫子的課業也使不上力。後來老人家看見鄰居幾個孩子都去打棒球,想著這樣彼此有得照應,孩子還能有不同興趣發展,便將宥宥轉到由「愛接棒計畫」支持的偏鄉學校棒球隊中。


▲宥宥(中)跟同儕比起來,身形瘦瘦小小、矮了一個頭。

  在教練印象裡,宥宥平時乖乖的,很聽教練師長的話,也很融入球隊團體生活,但就是經常忘東忘西、少一根筋,如果回家作業多了些,宥宥有時候就乾脆放著,不會寫就不寫,經常沒繳功課,阿嬤常常接到老師訊息,提及宥宥的課業,讓老人家好傷腦筋……。

  所幸孩子加入「愛接棒計畫」之後,不只是能好好打球,計畫提供的課後輔導資源,也幫助宥宥能努力跟上課業進度。幾個月之後,宥宥的成績漸入佳境、月考分數進步外,即便週末放假回家,也會固定時間寫功課。阿嬤高興地說:「他現在都會週六早上寫作業,寫完才會出去玩哩」,言談間盡是關心與疼愛。


▲宥宥在球隊的嚴謹規範下,很守規矩,訓練時還算認真,雖然球技還不穩定,但很融入團體生活,平時在球隊裡很活潑。

  宥宥的自我管理,不只是在課業上看得見,行為上也可以發現孩子懂事的品性。雖然家中經濟困窘,但阿嬤還是會攢點零用錢給宥宥帶在身上,不過他經常沒有花掉,阿嬤要再給零用錢時,他總會搖搖頭說:「我沒有用掉,還有零用錢喔~」,又乖又貼心,讓老人家感受到孫子的成長。

  加入球隊後,宥宥跟著團隊一同住校,教練為了讓孩子們吃飽,特別跟學校附近的自助餐店合作,讓小球員們在訓練後能夠好好補充營養,教練不時還會自掏腰包買食物給大家,就是擔心這群正在發育的孩子們被餓著。「教練都對我們很好!」宥宥回家時也會跟阿嬤分享球隊的點滴,讓老人家不再掛心,就連弟弟都直嚷著要一起參加棒球隊。

  「愛接棒計畫」陪著孩子在發展運動興趣之餘,在團隊生活中學習,加上教練師長的陪伴與關心,保持課業水準,有營養的飯菜、安穩的成長環境,陪著許許多多跟宥宥一樣的偏鄉孩子安心長大。


▲才小學三年級的宥宥還沒想好未來想要做什麼,但說起打棒球,小臉上的開心藏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