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
愛的故事 愛的故事
賽事介紹

Story愛的故事

小諾的期待

愛接棒 2024/07/12

       「媽媽說她晚上會回阿祖家看我跟姊姊,我們吃飽飯就坐在客廳一直等、一直等,後來等到晚上11點都沒等到,我們就不小心睡著了…」小諾的聲音越來越小,就像盼到媽媽一次探望的機會一樣,越來越渺茫…


▲小諾期待媽媽回家看他,卻又一次次落空的經驗,落寞全寫在小臉上。

       下課一片喧鬧的教室裡,只有小諾獨自坐在座位上,呆望著開心打鬧的同學們。「我不喜歡學校,因為老師都不讓我下課。」小諾話說得委屈,但他沒說的是…

       他已經不只一天偷改聯絡簿,騙阿祖說:「今天沒有功課!」,只因為他晚上想偷懶貪玩;他也沒說前幾天從阿祖手上接過早餐錢後,根本沒去上課,老師在學校等到快九點了還沒看到姊弟倆,結果發現他們正坐在校門口的早餐店悠哉地吃著早餐。

       小諾的爸爸因故離家,媽媽因為無力撫養孩子,便把小諾姊弟交給鄉下的阿祖。但是阿祖都70幾歲了,照顧6、7歲的小曾孫實在太吃力,讓四代之隔的祖孫間相處衝突不斷,無奈的阿祖每天以淚洗面。


▲小諾祖孫間的養育和生活觀念相差甚遠,導致兩人之間的衝突不斷,讓阿祖想到就難過地流淚。

       在阿諾家,除了教養觀念上的衝突,現實面是經濟負擔更加困難。

       父母無力支應生活費用,祖孫三人只靠阿祖幾千元的老人年金過活,70幾歲的阿祖還駝著身子去打臨工補貼生活費。「去剝甘蔗心,時薪是100元,如果去拆房子或拔草,錢會多一點,但工作也不是每天都有…」因為錢不夠用,小諾有時去教會拿早餐,或是乾脆餓著肚子去上學;衣服大多是撿鄰里分送的,或是家中較有能力的親友偶爾幫孩子添一、兩件新衣;沒錢買菜,阿祖就自己種些野菜吃,三餐配點肉鬆果腹;為了省錢,家裡還是用燒柴煮熱水來洗澡,等到孩子回家水都涼了,只能洗冷水澡,或是乾脆不洗了。長期匱乏的生活,讓小諾看起來又瘦又小,衣鞋常是破了也沒換,還經常感冒,掛著兩行鼻水到處跑。


▲小諾破掉的襪子還是繼續穿,因為家裡實在沒錢買新的。


▲小諾又瘦又小,身體也不好,經常感冒。

       說到「到處跑」,小諾的體力驚人,放假時經常清晨就偷溜出門,跟著比他年長的孩子成群遊蕩到半夜還不回家,幾次夜深了阿祖還等不到曾孫,焦急地傳訊息請小諾的爸爸幫忙找人。眼看再這樣下去,小曾孫真的會走偏路,阿祖找上學校求助,希望能及時導正小諾的行為。

       學校師長注意到情況後,決定積極介入。因為小諾幾個要好的鄰居都在「愛接棒計畫」資助的偏鄉學校棒球隊裡,於是教練破例招收才二年級的小諾,「讓孩子來棒球隊吧,如果不喜歡學習,至少透過訓練有生活重心,其他的問題再慢慢調整。」有了教練的承諾,阿祖一顆忐忑的心才安定下來。


▲球隊教練破例收下才二年級的小諾(中黑衣者),孩子又瘦又小的身形在球隊中特別突兀。

       在團體生活約束下,小諾的出勤紀錄終於正常,棒球隊教練兼代親職,成了每天幫他簽聯絡簿的「家長」。教練發現小諾其實非常聰明,認真寫功課的話,很快就能完成,他甚至會解答中年級的數學習題,優異的成績還拿過幾次獎學金,認真向學將是個大有可為的孩子。


▲教練發現小諾其實非常聰明,成績優異獲得肯定,認真向學將是個大有可為的孩子。

       在球隊的關照下,小諾也不再餓肚子上學,小小的瘦皮猴終於長肉、長高,眼神中多了幾分自信。因為教練和師長耐心地陪伴,小諾偶爾會向教練訴說想念爸媽的心情;他也想好好和阿祖說話,只是不知道怎麼開口…小小年紀的孩子不懂得面對複雜的情緒,只好選擇貪玩來逃避,理解小諾的心情後,教練對這孩子更是疼惜。


▲在「愛接棒計畫」資源的關懷下,小諾終於長高、長肉,眼神中也多了幾分自信。

       雖然學校無法取代家庭功能,教練也不是孩子的爸媽,但是教練希望有「愛接棒計畫」資源陪伴小諾的這段時日,小諾能感受到師長與隊友們的愛與溫暖,至少有穩定的三餐、安心的成長環境。等到有天孩子學會同理,終會明白不需要用叛逆的行為對抗生活中的不順遂,只要學會安頓好自己,就能成為內心的期待與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