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租的房子沒有廚房,孩子三餐跟著我吃便當、睡地板,才兩、三歲就把自己吃得滿嘴油味,看了就叫人心疼,後來想說不如搬到好一點的環境,但最便宜的房租也要近萬元,我幫人洗頭、理髮才賺一百多塊,日子該怎麼辦……」阿嬤翻著泛黃的老照片,眼眶裡盡是對孫子未來的憂心。

▲小栩出生後沒多久,便被交由鄉下的阿嬤撫養長大。
小栩的爸媽年紀輕輕就結婚生子,孩子出生後,兩人因為經濟問題爭吵不斷,心灰意冷的媽媽決定離家,隨後爸爸也到外地生活,無人照顧的小栩被交由住在鄉下的阿嬤撫養。阿嬤從舊抽屜翻出孫子幼時的照片,眼眶裡盡是止不住的淚水,「他回來的時候就這麼一丁點大,和父母的緣分只有那一個多月。」即使爸爸有再回來看過孩子幾次,但孩子見了他卻立刻跑走,父子間盡顯陌生。
說起往事,阿嬤傷心的還不只這樁。孫子回來前,阿嬤獨自在菜市場裡幫人理髮,一天賺個幾百塊就能過活,但突如其來的養孫重擔,讓她得背著小栩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做到背都濕了、腳也站麻了,幫人洗頭的手還是不敢停歇,就怕哪裡怠慢,客人不上門,飯錢就沒了著落。阿嬤記憶猶新地說:「那時我和阿孫說,我們一天只能花這一張『紅色的』,他也很乖,不會吵著要吃零食,再大一點我們就合吃一個便當,有時候客人看我們這樣太辛苦,就會說:『我剛好多買一個便當,吃不下,給你們吃』,這話一聽就知道是騙人的……但我們還是收下,只有這個時候才會吃得飽一點……」看著兩、三歲的孩子經常吃得滿嘴油味,但阿嬤相當珍惜這些來自外界的善意。

▲左右鄰居見祖孫倆生活辛苦,便送些自家醃的醬菜、罐頭加減幫忙。
縱使日子難熬,阿嬤仍靠著雙手把孫子拉拔進了國小,學校也針對弱勢家庭提供特別照顧。阿嬤本想著生活就此減輕些壓力,沒想到校方三天兩頭的「告狀」電話,成了煩惱。說起孫子的不良行為,阿嬤滿是無奈地說:「我問他為什麼書包裡怎麼會有別人的東西,他說只是『開玩笑』,我很生氣,處罰他,他還回嘴,我這耳朵又聽不清楚,真的很難管……」,此時,師長才發現孩子家裡欠缺的,除了經濟上的協助外,還需要更多陪伴與支持,因此向阿嬤推薦,讓小栩加入由「愛接棒計畫」資助的偏鄉學校棒球隊,受到更多照顧!
「他剛來的時候,真的很頭痛,常常進辦公室,椅子都還沒坐熱,就接到班導通知要去班上處理……」人稱「暖爸」的「愛接棒」教練,說起小栩的「事蹟」也忍不住嘆了好大一口氣,「有次他們班導請小朋友把窗戶打開,他卻唱反調,把所有窗戶關上,還有一次,他故意把用過的衛生紙丟在電梯裡……。」
有多年陪伴經驗的教練馬上意識到,孩子的個性可能無法依循「常規」處理!「我每天一有空,就是把他找來『聊天』、交代他像搬東西、打掃等小任務,他完成,我就請隊友給他掌聲,知道他喜歡唱歌,學期末就安排他表演,漸漸孩子臉上出現不一樣的笑容,現在我被班導請去班上處理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其實從陪伴中能發現,他其實是個渴望『被人看見』的孩子……」教練說這話時,也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過去小栩經常忘記寫作業,現在有了「愛接棒計畫」提供的課輔資源,孩子下課後,必須先完成作業才可以打球,逐步拾起荒廢的課業。
因為考量家裡情況特殊,「愛接棒」教練時不時就到家裡拜訪,發現阿嬤因為收入不穩的關係,生活用品、家具幾乎樣樣都缺,因此主動協助小栩申請「鍾隆吉獎學金」外,若球隊有收到合適的物資,也會優先拿給孩子使用。過去好幾年,祖孫倆直接睡在冰冷的地板上,直到前陣子,有好心人捐了一張床架,祖孫兩人才終於能好好睡上一覺!

▲在加入「愛接棒計畫」前,小栩每晚睡在冰冷的地板上,直到前陣子有好心人捐給了一張床架,孩子才終於有了睡床。
此外,教練知道阿嬤的耳朵不太好,需要靠讀唇語才有辦法溝通,因此主動將小栩的學習狀況打成文字,讓阿嬤可以參考外,也邀請阿嬤到球隊來幫小朋友剪頭髮,順便認識環境與孫子平常來往的朋友。阿嬤說:「以前我都會怕我們家很窮、我耳朵又聽不到,去學校會害他在同學面前抬不起來……但沒想到我幫小朋友剪頭髮,他們都會和我謝謝,我也更加放心把孫子交給球隊照顧。後來我就和教練說『不用給我錢』,就當作去義剪,讓和我們一樣辛苦的家庭也可以省一點錢。」

▲教練一通電話,阿嬤成為守護球隊孩子的「愛心義工」,她希望可以減輕其他弱勢爸爸媽媽們的負擔,也藉此回饋「愛接棒計畫」的照顧。
正因為有了學校、球隊及家庭三方間,彼此緊密的聯繫,即使三年前的疫情讓阿嬤的美髮店慘澹經營,「愛接棒計畫」也能第一時間啟動關懷機制,緊緊拉著孩子與家裡的各種狀況,加上在地好心人及宮廟的資源介入,祖孫倆才能安穩走過這段路。

▲為了減輕阿嬤的負擔,「愛接棒」教練也主動把孩子留在學校吃晚餐,補充營養。
升上高年級後,教練主動提議帶小栩參加「愛接棒計畫」舉辦的移地訓練,自從孩子知道這個消息後,不管是集合,還是訓練都跑第一,努力展現對這次機會的珍惜態度!移地訓練期間,隊輔大哥哥、大姊姊也看見他的主動與努力,特地頒發「正向人際及生活能力獎」給他。教練看著孩子開心的神情,堅信面對長期缺乏自信與鼓勵的孩子,如果只是一昧的責罰,不探究原因,根本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唯有大人悉心陪伴、給予愛與鼓勵,孩子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加入「愛接棒計畫」前,小栩成績經常吊車尾,但自從被教練鼓勵後,他開始展現不一樣的自己,追求更好的表現。
現在再見到小栩,他越發懂事,放假時會幫阿嬤打掃、做生意外,也會做些簡單料理,慰勞阿嬤的辛勞。畢業前夕,他也主動與教練討論升學,希望未來追隨親戚的腳步,去念軍校減輕阿嬤的負擔。教練知道後,也帶著孩子思考未來,「我和他說,你球技不錯,升上國中後,還有很多可能!」幸好,這回阿嬤也加入支持的行列,對著孫子說:「你就去打球啊,現在有街坊鄰居幫忙,阿嬤的收入夠用!夠用!」

▲「愛接棒」教練自掏腰包送給孩子「最佳一壘手」的獎項,鼓勵他不要放棄夢想。
透過「愛接棒計畫」將孩子周圍的好心人齊聚在一起,共同關心著小栩家裡的狀況,計畫不僅陪伴孩子,也支持著整個家庭越來越好,或許未來會在某塊草地,看見孩子正努力地奔跑、揮棒,追逐夢想的模樣。

▲小栩升上高年級後,已經不再是先前的「小頑皮」,他會為阿嬤煮飯,母親節的時候也會親手寫卡片,感恩阿嬤的照顧。

▲家裡貼著一張小栩與自己的約定,希望自己不再讓阿嬤擔憂與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