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

設立宗旨

讓生命影響生命,啟動愛的循環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成立於2004年11月,秉持母企業中國信託金融集團對於社會公
益的投入,致力於弱勢兒童及家庭的關懷及扶助,同時積極建立企業志工文化,發揮
「We are family」的企業品牌精神。中國信託爲這片土地創造更多幸福而努力,這
個 持續爲社會付出的承諾,一旦開始就不會終止。

我們始終相信,啟動愛的循環,可以帶來不一樣的改變。
1985年,我們在創辦人辜濓松先生的發起下開始舉辦 「點燃生命之火」愛心募款
運動,這是國內第一個由企業發起、爲弱勢兒童募款、歷史最悠久 的慈善募款活動,
無論國內外的經濟環境如何變動,多年來,這一個募款運動,都沒有變動。2004年,「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正式設立,我們決定專注於弱勢兒童及家庭的扶助與救援,深耕企業志工文化,投入更多人力來關注弱勢兒童及家庭的需求。未來,我們將會繼續努力,用愛灌溉台灣這塊土地,傳遞溫暖且正面的力量,讓愛擴散、讓愛循環。誠如管理大師 Michael Porter 所說的企業社會責任。對中國信託而言,是我們始終未曾間斷的一份責任與堅持。
為孩子搭一頂幸福帳棚
說到「幸福」,聖經裡的小故事頗有啟發,門徒彼得跟著耶穌上山時看到耶穌顯現了潔白純淨的榮光,彼得心中激動,他大概想,若能就此簡單過著信仰生活不知有多好,於是他懇求耶穌:「老師我們是不是可以搭頂帳棚,永遠住在這裡好不好?」帳棚是簡陋的居所,但彼得心中這份幸福滿足感,不是世上物質生活所能給予的。
當人們深刻感受到幸福的美好時,一頂簡陋的帳棚,就滿足了一切。

母親辜林瑞慧女士常提醒我和弟弟、妹妹要懂得「感恩」,「我們能擁有衣食無虞的生活,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這幾年參與慈善公益活動時,讓我感觸更深。我曾遇見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扶助的一位屏東單親媽媽,她收入微薄卻要獨力帶三個孩子,有親友提供一個機會,要她把孩子留在南部,她獨自到臺北發展,收入應該會更好,但她拒絕了,這位媽媽說:「再怎麼辛苦,我都要跟孩子在一起,這是我最幸福的事」這句話給了我很多啟示。我深信讓孩子跟家人在一起,就是最簡單的幸福、也是他們最基本的權利。

父親辜濓松先生一直希望把中國信託打造成幸福企業,不只是對員工,更希望把這份幸福感擴散到客戶、社會各個層面。

十年前我接任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董事長時,面臨的最大挑戰不只是獲利要創新高,而是如何讓這份幸福感持續傳遞下去。當時我和經營團隊有一個信念,希望先從關懷弱勢兒童開始,帶給這些小朋友最基本的幸福,就是讓他們可以和家人在一起。

後來,我們接受政府委託發行公益彩券,又成立了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當初中國信託投標公益彩券,承諾每年提供政府將近二十一億元的回饋金,很多人無法理解,但藉由公益彩券的發行及中國信託的努力,我們真正希望可以彌補社會資源不足的地方,讓社會有平衡發展的機會,並為這些孩子爭取跟家人在一起的基本幸福。

事實上,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成立的宗旨,也是為了保護、追求孩子的基本幸福。雖然剛開始,這或許只是我一個人的信念,但越來越多的中國信託同仁認同這樣的想法,還以實際行動加入愛心志工的行列,從實際接觸受扶助的孩子,了解他們,讓愛心發自內心,現在整個中國信託都在推動這樣的信念。另一方面,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同時也與社福機構和公益團體合作,將愛心民眾的善款做有效分配,我們在2011年推出了臺灣版的窮人銀行─「信扶專案」,希望讓更多弱勢孩子的家庭有一個穩定的經濟基礎,能跟家人在一起,享受「幸福」的美好時光。

我很幸運,有機會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盡一份心力,我覺得更幸福的是,與一群志同道合的中國信託愛心志工,共同面對「徹底解決臺灣貧窮問題」這項不可能的任務;我們期望能把基本的幸福帶給每一位孩子,希望有一天,經過中國信託上上下下的努力,可以為這些孩子,搭起一頂幸福的帳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