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
愛的故事 愛的故事
愛心捐款

Story愛的故事

沒有血緣的阿嬤

臺灣夢 2019/07/08

       幾間60、70年的老平房荒廢在市中心舊市場的周邊,多年來層疊的違建搭出陰暗的巷弄,也變成當地遊民、不良少年的聚集地,而欣欣從小就在這裡長大。

       欣欣一出生,奶粉尿布都需要錢,但爸爸始終沒有固定工作,反而靠著欣欣的媽媽做網拍生意,賺取微薄收入養家,可是後來她離家了,爸爸把當時不到兩歲的欣欣「丟去」自己的乾媽家寄養。這位欣欣口中的阿嬤說:「我看這囝仔也是可憐,快要沒飯呷,乾兒子的囝嘛算咱欸孫,沒差多一雙碗筷啦!」

  只是現實生活沒像阿嬤說得那樣輕鬆。 

  60幾年的老舊平房裡,擠著阿嬤、阿嬤的兒子、欣欣、還有前陣子也回來寄住的欣欣爸。沒幾坪大的空間堆著雜物沒人打理,家中唯二的兩個男人靠做粗工賺錢,沒有固定的收入,家裡一個月四千塊的房租都沒著落,阿嬤跟欣欣必須靠著街坊鄰居或里長的幫忙才得以溫飽。


▲家裡已經沒有多餘的空間,為了省電,床就是欣欣的書桌、床頭小燈就是欣欣的檯燈,每天她就這樣趴著完成作業。

  阿嬤已經盡了被託付的責任,讓欣欣有個遮風避雨的「家」、有飯可以吃,可是70多歲的老人家,還是無法面面俱到。基地志工說:「欣欣下課都亂跑,連同學都看不下去,於是找她一起來臺灣夢基地寫功課。」但除了課業,欣欣打理自己的能力也待重新學習。「既然她來到基地了,就是我們的孩子!」志工對待欣欣就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每次都帶著她一個字一個字地把作業寫完、教她擦臉洗頭、募集適合穿的衣服給她。

  不過基地志工教導欣欣的過程中,難免幾次感到挫折,「孩子在家裡沒有長輩當榜樣,個性放蕩不羈,叫也不聽,對課業學習、生活禮儀也不在乎,相當讓人頭痛!」剛到基地的欣欣對陌生的環境充滿防備,長期沒有自信的她,故意裝做對課業毫不在乎,對同學老師講話不禮貌,不喜歡的課就趴下來睡覺,直到有一天老師發現她在律動課有別以往的笑容…

  欣欣上律動課時,每個拍子、踏點都比別的孩子更用力認真,「起初單純想讓孩子動一動、消耗精力而已,我們也沒想到會是她成長的轉變!也沒看過她哪堂課下課還在練習的,就只有律動課,下課還在記舞步!現在還有這堂課,真的是為她而保留的!」

  部分家庭功能不彰的孩子會出現學習成績低落,因此基地老師們設法帶入各種課外活動,希望藉此發掘孩子的興趣、提升自信,基地的律動課就是欣欣的良方。為了練舞,欣欣願意下課趕緊把功課寫完、養成準時到基地的好習慣。總是第一個學會舞步的她,變成同學請教的高手,也因此越來越有自信。新學期開始,老師讓欣欣擔任律動課的小老師,負責帶領比較不會跳舞的孩子,被賦予責任的她,更展現出前所未見的紀律和責任感。

  「XXX真的都講不聽耶,叫他準時來練舞都不來!」欣欣生氣地說。

  「妳有問他為什麼沒準時來嗎?他剛剛跟我說,因為今天去比賽很累,妳要多關心他啊…妳也想想看,以前老師要你們準時交作業都不交,妳現在的心情是不是跟我一樣?」基地老師回答。

  「齁…知道了啦…我再去跟他說…」欣欣無奈地回應。

  一堂律動課,建立起老師和欣欣之間溝通的橋樑,也增進孩子間的互動,更讓孩子從中學習換位思考和體諒的心,慢慢讓人看到欣欣展現耐心與柔軟的一面。


▲每到韻律課的時間,欣欣總是衝第一、站第一排,練得比谁都還要認真努力。

  欣欣說:「之前有一次阿嬤生病很嚴重,都躺在那邊不吃不喝,我很害怕,晚上就倒一杯開水,把阿嬤叫起來喝水,可是我叫好久,阿嬤都沒力氣起床,我就很用力的把阿嬤從床上扶起來,她才醒來喝水…阿嬤妳說對不對!」

  「嘿啦…那時候我爬不起來,她還兩個眼睛張得大大的,一直哭說『阿嬤、阿嬤』,現在想起來還是會覺得很感動啦,就跟自己的孫一樣,放袂落啦…」阿嬤有點不好意思地笑著回應,一旁的欣欣也露出了被肯定的笑容。

  「我是覺得欣欣有去基地真的卡好啦,妳看這些老師這樣關心她,囝仔習慣也變好,妳看!今天回來便當盒還有放去廚房哩!卡早哪有這樣的…」「阿嬤妳怎麼給人漏氣啦!」欣欣沒好氣地說,結果阿嬤和志工在旁邊笑成一團。

  沒有血緣關係的阿嬤撫養欣欣不求回報,基地志工照顧每個像欣欣一樣的孩子不計成本。在每個偏鄉的角落裡,臺灣夢的溫度逐漸暖了起來,我們也看見那陰暗巷弄的遠處,似乎慢慢亮起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