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
愛的故事 愛的故事
愛心捐款

Story愛的故事

當彼此的守護者

臺灣夢計畫 2020/06/01

     「講起來,我不是他媽媽,他媽媽若要把他帶走,我也不能說什麼……。你說不捨?當然會呀!這孫子是我從小看到大的,這個家也只剩他和我,他被帶走了,我一個人怎麼辦……」

  阿義的阿嬤扶著腰、忍痛蹲在地上,邊將高麗菜剁成絲,邊講著內心的憂愁。她不知道阿義的媽媽什麼時候會「想到」要回來把阿義帶走,所以更珍惜與孫子相依為命的日子,她寧願多苦自己一點,多包幾顆粽子賣錢,讓阿義過更好日子,不過賣一顆粽子才賺5元,估計還要很長的時間「好日子」才會來;阿義也怕會隨時被媽媽接走,所以自我期許「不再讓阿嬤丟臉」,於是他從那個什麼也不懂、不在乎的小孩,到現在能自信地說出,想把樂器學好,然後在畢業前邀請阿嬤來看一場音樂會。 


▲阿嬤靠幫人包粽子、做米粿、蘿蔔糕賺錢,雖然賺錢速度不快,但和阿義兩人相依為命,勉強過日子。

       說起阿義,阿嬤充滿無奈與心疼。原來阿義的媽媽在他一歲時離婚,隨後便回到娘家生活。起初阿義的媽媽為增加收入,提議把家門口改建成廚房,由阿義的阿嬤做些手工熟食,讓阿義媽媽帶去市場賣,但市場客人有限,賺不了多少錢,於是幾年後,媽媽決定帶著阿義離開家,到外地打拼。

  但媽媽工作不穩定,阿義在短短兩年間便轉學過三次,且為了配合媽媽的工作時間,阿義下課後就待在速食店,晚餐也經常以速食果腹,直到小學四年級,媽媽無法工作生活兩頭燒,終將阿義帶回鄉下托給阿嬤,一個人再次前往他鄉打拼。只是這一打拼,媽媽變成了阿義記憶裡的風,常常無聲地來,很快地又離開。


▲正在放涼的肉粽是阿嬤特別準備給阿義的晚餐,阿嬤說,什麼都能省,就是給孫子吃的不能省!所以阿義的身材特有福氣!

       阿義住在鄉下的透天厝,外觀看來氣派,但實際上,從二樓樓梯開始到三樓的空間內,堆滿了屬於這個家的「回憶物品」,緊閉的窗戶透不進一絲陽光,若是沒有開燈,漆黑程度已達伸手不見五指。或許是這個家太大、太冷清,阿義回來後不敢獨自上樓洗澡,每晚都要等阿嬤帶他上樓,到了晚上也不敢一個人睡,一定要和阿嬤蓋同一床棉被才有安全感。


▲阿義缺乏安全感,每天晚上一定要和阿嬤睡在一起才安心。

       為了讓阿義過好一點的生活,阿嬤重起爐灶,幫附近鄰居代工「美食」,像是端午節快到了,她就幫人包粽子「加減賺」,但是頂多讓孫子有得吃、有得住,其它方面的教養她完全使不上力,後來經由鄰居的介紹下,阿義加入「臺灣夢計畫」,終於讓他課後能在基地接觸更多元的學習機會。

  進入臺灣夢基地後,阿義展現自己的樂觀與隨和,每位志工談起阿義的印象都是「笑咪咪」、「樂天派」,甚至還有些小朋友覺得阿義「很好欺負」,基地志工們雖然憂心,但也認為基地就是社會的小縮影,「我們要教會阿義自我保護,也要教其他孩子尊重別人。」


▲阿義的塊頭大且個性好,不僅讓他成為其他孩子眼中「巨人」,也是阿嬤最堅強的依靠。

       拜訪的這天,阿義正在戶外練習樂器,站在最外圍的阿義似乎跟不上大家的節奏,不過他並未氣餒,反而靦腆地笑說,「如果不趕快練習,等一下阿嬤來接我的時候,被看到我表現這麼爛,一定會覺得很丟臉。」說完,他又笑呵呵地努力配合同學的伴奏。


▲站在樂團最外側的阿義很努力地練習,他希望能盡快參與正式演出,讓阿嬤能來聽一場音樂會。

       表面上看起來懵懵懂懂的阿義,其實感受到家裡的變化,因為家裡除了媽媽在外打拼,大舅舅、小舅舅也因為工作很早就離巢,加上外公去世得早,阿嬤其實很寂寞。但阿嬤仍會定期打掃所有房間,也會追問兒女要不要回來同住,可惜大家都來去匆匆,不知不覺阿嬤的寄託便集中在阿義身上了。

       阿義知道,腰痛的阿嬤也怕他一個人在家沒人照顧,所以不願意去開刀,回想起不久前,阿嬤拉鐵捲門時,因為腰痛,手無法舉高,一個不留意,鐵門打了下來傷及頭部,阿義當場嚇到不行,此後他像一夕間長大的孩子,主動攬下家事,成了阿嬤的重要幫手。

  對於未來的期許,阿義說希望能有一台電腦可以玩,假日的時候,也希望和同學去市區喝飲料,但一問到國中要去市區就讀嗎?他馬上變得嚴肅:「我只想留在阿嬤家,念這裡的學校,阿嬤這麼用心照顧我,我要保護阿嬤才行!」

     「臺灣夢」無法改變孩子的家庭,但卻可以讓需要幫忙的家庭感受到支持與溫暖,如同阿嬤希望阿義能在資源不足的偏鄉裡,獲取一點學習資源,志工們也很期待能讓阿義在成長路上感到溫暖與力量,願在不久的將來,他能實現願望,邀請阿嬤來聽一場音樂會,讓阿嬤看看他那令人驕傲的孫子,是否已經成熟、長大。


▲自從阿嬤在家裡受傷後,阿義開始當個「主動」的人,像是在基地裡,幫忙瘦小的同學搬東西,或是當老師上課時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