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
愛的故事 愛的故事
愛心捐款

Story愛的故事

可以讓我打球嗎?

愛接棒計畫 2020/06/01

       上課鐘聲響了好一陣子,老師看到教室外的身影,忍不住生氣地大喊:「阿源,現在不是在上課嗎?你怎麼在走廊晃?」「去教室後方罰坐!」阿源默默地把桌椅挪到「老地方」,然後把玩著鉛筆,這已經不知道第幾次他被老師「隔離」在教室後頭。阿源不愛讀書,上課時間經常在外頭閒晃,打架、捉弄同學對他而言都是家常便飯。


▲老師擔心阿源脫序的行為會影響其他同學,因此常將他「隔離」在教室的角落。

       早在阿源還是襁褓中的嬰兒時,父母已經離婚,阿源的媽媽離開後,再也沒出現過。爸爸教育水準不高,常常酒不離身,平時都是醉醺醺的狀態,但為獨自撫養三個孩子,曾到工地做粗工,後來還當廟公,一個月收入平均僅有一萬兩千元,家人只得勉強靠著祖先留下的房子當作棲身之所,但裡頭的家具相當破舊,且沾滿灰塵,生活環境並不好,於是爸爸決定把阿源送到學校棒球隊,讓他隨隊練球、住宿,希望能慢慢改變他的性格。


▲因為有學校老師和棒球隊教練照顧阿源(圖左),幫助阿源爸爸(圖右)減輕許多負擔。

       話說阿源的體型是肩寬、骨架大,體能條件算中上,且對打棒球有興趣,唯獨領悟力和天分不如其他隊友,因此比賽時常被教練安排在候補名單,甚至一場下來都沒機會上場。於是阿源升上國中一年級後,索性不再參加球隊,而且平常喜歡和遊手好閒的中輟生混在一起,跟著抽煙、吃檳榔,在學校裡大過、小過不斷,是師長們的頭痛人物。

       升上國二以後,某天,他心血來潮閒晃到球場,看到國小時的昔日隊友正在烈日下練習揮棒,突然又想念起棒球,於是鼓起勇氣去找教練,央求教練讓他加入球隊,繼續打棒球。教練念在過去曾經帶過他的份上,便和阿源約法三章—「絕對不能抽煙、吃檳榔」,才答應讓他回來。

  好不容易重拾最愛的棒球,但阿源卻還沒學乖,加上正處於成長的叛逆期,常在課堂上公然和老師「嗆聲」,甚至鬧事,後來老師實在沒辦法,轉向球隊請教練和阿源好好溝通。

  溝通過程中,教練了解,原來阿源自覺球技不佳,又沒人關心他,所以才會自暴自棄。而兩人的對話越來越火爆,教練一氣之下,把阿源「逐出門戶」,不讓他打球。又一次,阿源的生活再度失去了目標…


▲阿源一度離開棒球隊,直到國二某天,他望著球場、看著昔日隊友努力練球,忽然又想念起那段日子,後來在教練的協助下,終於重拾球棒。

       離開棒球的阿源始終悶悶不樂,甚至情緒越來越不穩,比起以前更容易和同學、師長發生口角,甚至是肢體衝突。兩個月後,導師找上教練再度溝通,最後決定給他第二次機會,但前提是不能再學壞。

       教練曾百思不解地想「為何阿源三番兩次想回到棒球隊?」後來發現「因為在家裡爸爸不理他,兩人親子關係不佳,因此阿源早把球隊當作避風港。儘管回到宿舍,教練會管教他,但這份關心讓他有家的感覺。」於是教練決定推他一把,私下找來與阿源往來的問題少年深談,希望雙方能同心協力幫助阿源,讓他的生活早日回到正軌。


▲阿源的父親經常不在家,居住環境沒有大人打理,阿源在這兒始終找不到歸屬感,因此寧可留在球隊的宿舍。

       日子慢慢過去了,教練的一番苦心總算沒有白費。現在阿源的心思都放在棒球上,自然不再四處惹事生非,而且他在球隊裡,學到遵從教練指令的「秩序」,不好的行為逐漸變少,上課期間,被老師安排在教室後面「老地方」的頻率跟著降低了。只是,阿源雖然在球隊找到家的感覺,生活起居也有教練與隊友們相互照顧,但是「解鈴還需繫鈴人」,阿源終究渴望家庭的溫暖,這也是他一直沒開口說自己回到棒球的原因之一。

       某次校園心理諮商,防禦心重的阿源始終不願多說什麼,諮商師花了近一個小時,才讓阿源放下心房,說出真正的心底話,「我打球是因為想賺更多錢,想賺錢…..給爸爸用。」

       阿源的成長過程中,一度失去生活目標,如今他在球隊找到寄託,在球隊裡找到目標,儘管未來的成長之路還很漫長,但他已經默默許下心願,希望能不斷精進球技,長大賺錢分擔家計,期待著總有一天和家人生活,過著簡單、平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