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
愛的故事 愛的故事
愛心捐款

Story愛的故事

從孩子出發,用棒球把社區結合在一起

愛接棒計畫 2019/02/01

11月初屏東正進行如火如荼的「第五屆中信盃全國棒球錦標賽」,看到幾部計程車停在球場邊,原本以為是運將們搶著賺一筆「觀眾財」,沒想到他們只是默默站在一角,有時握拳,有時高舉雙手向場內揮舞,原來他們是場上正在比賽的橋頭國中球員們的家長。問:「你們這樣看一場球賽,不就少跑一趟車?這樣划算嗎?」其中一位說:「少跑一趟的錢,和看職棒的門票差不多,而且我兒子打還比職棒好看!」

當「棒球」不只是技能和競技時,反而是串起學生、老師、學校、社區、家長間的共通橋樑。
▲11月初進行的第五屆中信盃棒球賽球場邊,站著一位計程車司機大叔,原來他是橋頭國中一名球員的爸爸。他告訴我們,只要孩子在高屏比賽,他就開著小黃沿途邊載客人,邊往球場移動,問他為什麼這麼熱血?他笑說:「因為我兒子開心打球的樣子很帥」。

棒球與社區完美結合
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打棒球,就和要不要讓自己的小孩去補習一樣,但不就是一個決定,怎麼會連動到整個社區呢?實際探究臺灣少棒的組成來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基層教練們上山,一個一個載回來的,當孩子脫離了原生家庭,就再也不是一位教練或是一位母親的責任而已。

以新街國小來說,不少孩子是遠從南投信義鄉山上下來的孩子。一開始沒幾個家庭願意讓小孩離開,畢竟長期離家任誰都捨不得,但當這些孩子放假回到山上,家裡的人看到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摺棉被、幫忙做家事等等,家長的想法開始變了,覺得「送小孩去打棒球好像不錯」,於是就好康到相報,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落,越來越多信義鄉的孩子下山打球。
▲來自三光國中的球員家長說,中信盃除了第一年在台北舉辦,無法參與外,接連下來的四屆比賽他們從未缺席,未來就算孩子不在中信資助的球隊,只要中信盃繼續比下去就回來志工,幫忙照顧更多孩子。

當脫離原生家庭從個體變群體後,這些小球員的媽媽們也不再只是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是把整個球隊扛在肩上。好比說,一次吃飯要是二、三十人,這時媽媽們就會輪流下山到學校幫忙煮飯、洗衣、打掃環境,有比賽就跟著全省四處跑。

孩子會受群體改變,家長也會。阿詮的媽媽原本沒有固定的工作,偶爾興致來了就買酒喝,後來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下練球,每次放假回家都很辛苦、身材好像越來越瘦小,阿詮的媽媽突然驚醒,不僅戒掉最愛的酒,還下了山找份穩定的工作,好讓孩子回家時,能牽著他們到附近的大賣場,趁著打烊特價,買支雞腿幫孩子加菜。後來還有一對父母要換車,刻意多存了一點錢換了一部休旅車,以便必要時可以幫忙載孩子們去比賽。

職棒窄門的現實
社區、家庭的維繫為什麼重要,從棒球火車頭中華職棒的現狀得知一二。中華職棒即使成立將滿三十年,但目前依舊只能停留在四隊規模,一、二軍加起來還不到300名球員,每到冬天就陸續傳出球員被解約。看看基層棒球,目前一年光國小軟式組就有246支球隊報名,每隊最多可以報20名球員,總計近5000名選手。換句話說,只有沒受傷的菁英中的菁英才能踏進窄門,職棒到頭來很可能是一場夢而已。

無論基層選手是因為個人喜愛棒球而加入,或是因為家人、親友也在打球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家庭因素而加入少棒隊,在一關一關的淘汰過程中,無法進入窄門的孩子回歸到不是以打球為生活核心的日常時,一定會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社區也能理解這項現實,把孩子擺在勝負之上,職棒窄門就不會成為掐緊孩子未來的唯一路徑,而是孩子人生之路的眾多選擇與可能之一。孩子在球隊的訓練,反而會成為助力,而不是壓得讓家長跟孩子都難以喘息,非勝即負。

真正的榮耀,是孩子的快樂笑容。無論贏球、輸球,無論這孩子是否為萬中選一的職棒明星。因為每個笑容背後代表的,是關心孩子的家庭、是有高度凝聚力社區支持,既使那是一餐火鍋、一趟便車,是一整條街道對孩子的關注與加油。

因為大家親眼見證,這些因為打球的孩子而誕生的力量,絕對能帶來比球賽勝負更深遠的影響。

街坊鄰居愛棒球,更愛孩子
▲關西國小球員們輸掉第三屆中信盃比賽後,學校附近的店家發起「養胖孩子」計畫。從關西火鍋店率先開始,補助孩子一個月免費吃到飽一次,接著又有早餐店、雞排店、飲料店等加入。鄉親們期待這群小小的新竹之光能健康地長大。

而棒球的影響不僅是球員和球隊,更能渲染整個社區。
還記得2016年中信盃少棒賽,當最終南投縣新街國小以8比1扣倒新竹縣關西國小,遠在關西鎮上的街坊鄰居透過電視轉播關心結果,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輸球原因:新街國小的選手壯壯的,反而自家關西國小的孩子瘦瘦的比不過人家。所以接下來鎮上的街坊鄰居紛紛邀請球隊到自己的餐廳用餐、幫助孩子補充營養。
▲新竹縣關西國小少棒隊受到火鍋店老闆每月一次免費吃到飽的關照後,體格比過去強壯許多,現在各個都是強棒。

最先發起的是火鍋店老闆。由於店裡生意穩定,決定回饋鄉里,他捨不得小孩子因為身材不好而輸球,決定每月提供一次免費火鍋讓關西國小少棒隊的成員吃到飽。這讓旁邊的自助餐、便當店、炸雞店紛紛效法。

在老街店家的慷慨資助下,養胖計畫大成功,這一年來看到的關西國小紅衫軍已經不一樣,賽前列隊時完全不輸人,這學期也陸續奪得不錯的成績。

而火鍋店老闆他特別去現場看關西國小的比賽,氣氛格外熱鬧,也受到選手的表現而感動。即使這樣地回饋一年多下來,負擔並非小事,但被問到要回饋何時停止?老闆霸氣地回應,說結束營業之前都會持續贊助下去。

而遠在屏東的鶴聲國中則是另一個榜樣。青少棒後援會長許淳蓉因為熱心的個性,被馮文龍教練找來當後援會會長,最初孩子想打球而投入棒球運動,爸爸還強烈反對,但溝通後被堅定的孩子說服,全家全心投入。為了更深入瞭解孩子參與的過程,比賽一到,她會和後援會成員同心協力、透過手機、YOUTUBE、拍照片、LINE群組的文字或聲音進行直播。不僅報告賽況,還詳述球員位置、棒次,甚至為每局狀況特製彩色計分版,稱「鶴聲體育臺」一點都不為過。
▲許淳蓉身為鶴聲國中青少棒後援會會長,不時出現在孩子的棒球比賽現場,每次都是拍照與直播一樣都不能少。

孩子打球,家長跟隨。只要有比賽,家長就分批輪流到場,就算澎湖也跨海跑一趟,甚至還有親友團支援。對家長而言,重點是陪伴孩子的過程,場上的事情教練處理,場外的東西家長負責。尤其體力的消耗、生活上的照顧,買宵夜、下午茶,一切都是自發行為,把所有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比賽總有輸贏,也藉機教育孩子,用言語、動作來安慰、鼓勵、提點他們,後援會的重責大任是提升凝聚力,也從孩子的身上學到許多。

棒球始終來自於人性
每年的中信盃就像一場家族大團聚。隨著「中信愛接棒」計畫資助的腳步,今年才剛邁向第五屆的盃賽,竟已經有孩子五屆都全勤,甚至還有兩校家長因為中信盃結緣,就算自己的孩子無緣晉級比賽,但依舊留下來幫對手加油,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般搖旗吶喊。

因為一支球隊,讓這些孩子不只是各自父母的孩子,更是整個社區的孩子。也因此「棒球」串起了整個社區的話題,讓大家有共同的語言與共同的關懷。走出自己的家庭或店面,將愛擴散出去。

運動,不單只是技能的比較。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的確不知道有多少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職棒場上的選手。但這些案例似乎都不是以「培養技能」出發,而是將「棒球」視為一種「梗」,一個理由,塑造人格,以及連結不同的人,串連成一張網。

棒球永遠都不會是個人運動,而是一個團體。從兩個人開始,要學會觀察對方的動作,從這裡開始,成為進入社會的原始核心,到球隊場上就有九個人,還有場邊隊友、教練,場外家長、朋友、街坊鄰居,透過棒球扯上關係,也充分發揮人性。


▲關西國小的家長後援會,不僅和孩子們一起穿起「紅色閃電」,甚至也跟著孩子練著應援舞,當孩子們沮喪了、難過了,家長們就圍成圓圈圈為孩子加油打氣。